江苏经济新闻网讯(通讯员/李许贝 图/张皓玮 责编/朱子孝)四月的南航校园,春风拂柳处书香漫卷,长空澄碧时文脉绵延。当思想碰撞的星火在书页间跳跃,第四届“润&致”读书文化节携着春日的清韵翩然而至。
4月18日下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学院第四届“润&致”读书文化节邀请著名作家、长空学院“润&致”文化导师曹峰峻做客“溯源文明润心智,致知穷理向未来”主题交流活动,并于当日下午为“长空学子”举行了一场题为《文学体验与生命感悟》的文学经典导读首场专题讲座。
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蒋彥龙,党委副书记庞依达、副院长彭聪出席活动。长空学院党政办主任张璐,教学办主任钱蕾,教学秘书陶逾男,辅导员彭欢、薛雨、李许贝等老师参与了活动组织并与学生共同见证了“润&致”读书文化节的文化内涵与品牌魅力。
在第四届“润&致”读书文化节上,“润&致”文化导师、作家曹峰峻为“长空学子”做了题为《文学体验与生命感悟》的文学导读首场专题讲座。
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蒋彥龙(前排中),党委副书记庞依达,副院长彭聪(前排左)出席报告会并与学生一起参与主题分享交流。
“润&致”文化导师曹峰峻以文学清辉点亮青年学子的精神苍穹,在“文学与人生”主题讲演中铺展浩瀚书卷,用穿越文史时空的哲学对话,引领学生精神深处漫溯,更以人生信仰辉映“国防学子”的赤诚初心。
“文学体验与生命感悟”是文学创作与阅读中不可分割的双向互动,既包含作家通过文本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与投射,也包含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完成的自我认知重构。
讲座中曹峰峻用自己几十年来的阅读和创作体会阐述了自己独特的人文见解。他在与学生交流分享文学经典与生命本质话题时,分别从“文学名著中的生命内涵”、“作家的启蒙火炬与精神解剖”、“文学转型阵痛与存在之思”的阐述点梳理了古代、现代、当代以及外国文学相关代表作品和代表作家。
关于文学对社会的“解剖实验”,他举例了《红楼梦》揭示封建社会衰亡的必然;《西游记》投射出个体挣扎与觉醒;《三国演义》总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规律;《水浒传》揭示了“官逼民反”、“英雄末路”。
关于经典作品的启蒙火炬与精神解剖,他举例分析了鲁迅笔下的国民劣根性的文学镜像作品《阿Q正传》《孔乙己》;巴金《家》中的反封建烈火叙事;茅盾《子夜》中社会剖析的史诗维度。
关于文学转型阵痛与存在之思的探讨,他列举了余华的《活着》、毕飞宇的《哺乳期的女人》、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等当代著名作品,探讨文学揭示出的“生存哲学、城乡情感症候、新旧文化冲突”的现代性反思。
曹峰峻在专题讲座中认为,文学作为生命的炼金术,通过“书写—阅读”的双向熔铸,将个体的生命经验转化为普世的精神资源。
读书文化节依托“一杯咖啡的故事”讲述“溯源文明润心智,致知穷理向未来”的主题,传递“溯源文明、领略文化、丰润思想、汲取力量”的目标。
曹峰峻在讲座中认为,对作家,创作是生命困顿的出口;对读者,阅读是重塑生命认知的入口。这种双向互动使文学成为人类对抗虚无、追寻意义的永恒载体。
曹峰峻还结合自己创作发表、被多家出版物、报刊、网络收录、选摘、转载并在全国多家广播电视媒体以音像作品方式广泛传播的诗歌《走出小屋》《农民》《草鞋》《村口,一棵百岁树》;散文《生命不息》《故乡的艾菜》《怀念父亲》《骆驼流泪》《买份报纸》;纪实《爱恨今生》等多篇文学作品,先后从诗歌在词语的褶皱里寻找生命的出口,散文从生活形色中完成生命主题的聚焦,小说和纪实作品从叙事文本中的个体价值体现多重生命哲学的观点与同学们展开分享交流。
特别是通过纪实作品《黑枭女人的断层之爱》中“爱”的断层叙述,对“生命价值的辩证思考”和“不可逆性的生命警示”与师生一起做了一次深度解剖。
长空学院作为南航人才培养改革的“试验田”和优秀生“精英化培养”的基地,前身可追溯至1996年举办的工科培优班。2011年,学校成立了“虚体实办”的长空学院,根据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特点设置“钱伟长班”、“工研班”等12个“培优班”,系统构建了“校院两级、院际协同、师生从游”的优秀生培养体系。2018年学校实体化建设长空学院,深入推进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读书文化节开幕前,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蒋彥龙陪同曹峰峻老师参观了南航“御风园”航空航天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园区陈列的每一件航空航天器,都见证着南航人航空报国、贡献国防的奋斗足迹。
多年来,长空学院聚焦“一流的环境怡悦学生、一流的资源面向学生、一流的教师融入学生、一流的管理服务学生、一流的文化熏陶学生、一流的品格塑造学生”的“六个一流”育人定位,以“更多元的书院、更温暖的教育、更开放的办学、更自主的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精准化、智慧化成长需求,建设数字赋能下的 “准书院制”全场域智慧教育空间新载体,构建内外循环相济共生的“跨界融合”协同育人新生态,构建优势大类与拔尖人才“双轨并进”协同培养新机制,形成了“润&致”文化体系下“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耦合、多生态共济”的有组织育人共同体,为行业特色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提供了“南航范式”。
此次横跨4、5两月的第四届“润&致”读书文化节的主题为“溯源文明润心智,致知穷理向未来”,目标是“溯源文明、领略文化、丰润思想、汲取力量”。活动内容主要为“阅润•大咖导读”、“阅闻•师生荐读”、“阅享•主题研读”、“阅致•行学南京”。
活动开幕后的第一环节“阅润•大咖导读”主要依托“一杯咖啡的故事”、“大学长空”等师生交流品牌,以“四界对话”为核心框架,构建“科学x自然x人文x艺术”沉浸式模块,邀请知名学者、著名作家、艺术大家及学院“润&致”文化导师等指导同学们如何鉴尝经典,体悟百态,以达到“与科学对话探索真理之光”、“与自然对话:感悟生命之美”、“与人文对话:传承文明之脉”的目的。根据计划安排,此次读书文化节除了邀请“润&致”文化导师曹峰峻举行“文学体验与生命感悟”专题演讲报告外,还邀请清华大学殷雅俊教授、首都科技领军人才谢耘博士分别举行题为《科学、哲学与艺术的沉思》、《技术与产品创新的规律与实践》的学术报告,邀请“润&致”文化导师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以及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著名书法家刘灿铭与大学生展开“与人文对话:传承文明之脉”、“与艺术对话--激发创造之力”的学术交流。
互动交流环节,曹峰峻回答学生提问同时,鼓励学生们用知识规划人生,并强调了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结合。(图为与部份受赠作品同学合影)
讲座结束后,蒋彥龙院长邀请曹峰峻与参与交流分享活动的师生一起合影留念。(后排右一为党委副书记庞依达)
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蒋彥龙接受采访时指出,第四届“润&致”读书文化节以“文润长空”为主题,紧扣“科技与人文共生”的时代命题,通过导师荐书、经典共读、非遗工坊等多元活动,构建“阅读+实践+创新”的育人生态。其意义在于:一是以航空航天特色为底色,贯通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引导学生从经典中汲取创新智慧,培养兼具工程深度与人文温度的“总师型”人才;二是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承,让传统文化“活”化于现代场景,强化青年文化自信;三是推动阅读成果向科技创新转化,为服务国家空天战略提供精神动力与人才支撑,成为高校文化育人的创新标杆。他说:“读书文化节既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载体,也是航空航天特色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更是传承文明、激活创新的文化引擎,为“铸大国重器”提供精神根基与人文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