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新闻网讯(通讯员:陈锦)为持续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不断优化儿童服务体系,做好少年儿童的引路人、守护人、筑梦人,打造家长和孩子们的“加油站”,9月16日,胡巷社区“巷缤纷·恰少年”文体特长中心秋季班正式开班,通过前期对辖区家长儿童充分调研,充分考虑孩子及家长需求,此次秋季班在原有的书法、街舞、跆拳道、素描、声乐的课程基础上新增口才和早教两门特色课程。
此次秋季班共吸引160余名孩子报名,社区邀请曾获江苏省大学生第十届艺术节主持人大赛一等奖、优漫卡通第二届《少年有声》幼儿组优秀指导教师王紫露作为口才班的班导,她的教育理念是课堂上如同朋友一般与孩子们融为一体,在课堂上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细节,用热情感染学生。口才班的第一节课,老师通过口齿、站姿、眼神等一一讲解语言表达的关键要点,带领大家进行简单的绕口令学习,还请有经验的青少年上台表演了一段诗朗诵,带领大家感受语言的魅力。为了帮助辖区婴幼儿家庭开展早期教育,宣传科学的育儿理念,社区增设早教课,以实际行动将社区婴幼儿家庭的需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早教示范引领作用,以优质的师资,专业的养育照护,有爱的沟通,联动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指导,真正做到,想居民所想,把课程设置到居民心坎里。78名孩子在秋季班的第一课上听的格外认真。“能和小伙伴一起上课太好啦,我们可以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就在家门口,我们走过来就两分钟,真的是太方便啦!”书法班的学员刘昊小朋友兴奋地说道。
未来,社区将充分发挥“巷缤纷·恰少年”文体特长中心的功能优势、区位优势、师资优势,结合居民需求,开设更多培训课程,惠及更多胡巷居民,全力打造全龄友好型社区,努力在高铁新城“双中心”建设中拼出更多胡巷精彩。
今年以来,胡巷社区党总支高质量推动“党建、治理、服务”三网高效融合,坚定不移织好织密三张网,在擦亮社区文化品牌、居民获得感成色上接续发力,重点聚焦“一老一少”服务人群,用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的改革创新、便民方式、惠民举措让“生活在胡巷真挺好”深入居民心间。社区老年书法绘画课堂项目作为相城区唯一入选江苏省“益智养老”优秀案例,今年4月,社区获评“苏州市儿童友好社区”称号。
聚焦“一小”,让假期生活更充实
社区以“爱佑童成长”为儿童友好品牌主题,聚焦儿童需求,在社区服务方面不断创新,依托辖区内中丹友好儿童关爱之家阵地,关注困境儿童和普通儿童的“普特融合”发展教育,不定期联合民政、残联、妇联、团工委等部门开展一系列儿童关爱活动,免费开设kubo无屏编程课程,提供普惠性早教托育,开展科学知识指导,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全方位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同时,为困境儿童建立“一户一档”,开展微心愿征集活动,通过链接资源,为困境儿童家庭提供物质帮扶,为他们送去温暖。
依托胡巷社工站,常态化开展科技、手工、阅读、普法、垃圾分类等主题活动,今年“向日葵”书画培训班圆满结业,42名孩子经过专业培训,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中,书画水平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聚焦“一老”,让闲暇生活更丰富
以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为目标,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老年书法、广场舞、普法教育、家庭医生签约等特色活动,定期开展义诊、便民活动,充分关怀老年人身心健康。今年以来,成功举办第三届 “胡巷杯”“我们超燃·谁说广场不能SHOW”主题广场舞大赛,吸引了来自各社区各单位22支参赛队伍,200多名参赛选手;开展义诊、便民服务日活动10余场,惠及1500余位居民;签约家庭医生60余户,将幸福健康送至居民家中;开展老年普法宣传、垃圾分类、传统节日等主题活动24场,着力提升老年居民生活品质,为打造和美宜居的活力社区增添助力。
下一步,胡巷社区将以建设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为契机,用好用活辖区载体,持续推进全龄友好型社区建设,用心用情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让胡巷服务更加深入人心,让“巷缤纷”文化品牌出新出彩,让社区服务质量得到高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