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0日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文旅 江苏经济新闻网 > 文旅

江苏将实施全国首部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地方法规

2019-12-28 来源:江苏经济新闻网

  宣传贯彻大运河《决定》座谈会现场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赵杰 摄

  2500岁的大运河,是江苏的母亲河。2020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正式实施。作为全国首部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决定》彰显了扛起“探路”使命的要求,在多方面取得了突破,凸显了鲜明的地方特色。2019年12月27日,宣传贯彻《决定》座谈会在南京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王燕文,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仲梓,副省长费高云出席会议。

  立法探路 江苏率先为“母亲河”立法

  大运河与江苏的缘分,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最早的大运河河道就在这里。

  不仅如此,江苏是大运河沿线文化品位最高、代表性标志最集中、目前尚在使用里程最长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最多的省份,也是中国大运河申遗牵头省份、全国唯一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江苏责无旁贷。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近年来这方面很多工作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在全国率先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行立法,则是江苏“扛起探路使命,为‘中国之治’提供更多江苏探索”要求的具体行动。

  “制定《决定》不仅有利于推动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步入法治轨道,也可以为今后全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立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贡献我们江苏的智慧和力量。”省人大常委会有关机构负责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虽然乍一看,《决定》似乎只聚焦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专项工作,实际上这项工作涉及省里近20个部门单位,涉及到大运河沿线乃至全省各设区市,既事关我们能否传承好千年流淌的运河文脉,又事关我们把一个什么样的大运河留给下一个千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可以说,现在出台《决定》,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亮点解读

  文化引领——出让、划拨土地前,考古先行

  如何传承好流淌千年的运河文脉?当文保与建设发生矛盾怎么办?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决定》通篇贯穿了“以文化为引领”的要求,在突出遗产保护、强化文脉传承、规划建设展陈设施、构筑区域文化高地、鼓励文艺创作、支持学术研究、加强文旅融合、壮大文化产业等方面均作出了明确规定。

  针对大运河遗产保护范围内的工程建设应报不报、未批先建等突出问题,《决定》对实行土地出让或者划拨前工程建设考古前置制度作出了创设性规定,该制度使出让、划拨土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净地”,能够有效地降低建设单位的投资风险,解决长期以来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

  空间管控——

  这些行为今后再做违法!

  在规范和约束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相关行为方面,《决定》提出了许多刚性的要求。

  比如,严控滨河生态空间新增非公益性建设用地,将核心监控区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并制定禁止和限制发展的产业目录,禁止在核心监控区内新建扩建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工矿企业等项目,禁止在核心监控区的非建成区大规模新建扩建房地产等开发项目。

  生态环境保护上,禁止大运河苏中苏北段设置入河排污口、苏南段新设入河排污口,禁止在大运河河道和岸边违法堆放倾倒固体废物,禁止在大运河沿线河湖内非法采砂,禁止排放未经处理或者处理后未达标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污水。

  建设理念——

  鼓励公众参与,共建共享民生家园

  《决定》的一个突出亮点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突出“共建共享”,让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真正成为富民工程、育民工程、民心工程。

  比如,针对鼓励公众参与,《决定》明确提出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提供服务、捐款捐物等方式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建立大运河文物保护员制度,建立健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志愿者工作机制。

  针对共建共享民生家园,明确提出推进农村公共空间治理,打造彰显大运河文化内涵、乡村传统肌理和景观格局的村落集群,建设传承运河文脉、留住乡愁记忆、体现现代文明的幸福家园。

  保障措施——

  “创制性”地方立法独具江苏特色

  作为江苏又一部创制性地方立法,在强化保障措施方面,《决定》下足了功夫。

  根据法规,江苏将建立省级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平台,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纳入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其中不少规定属于“江苏探索”。比如,将与大运河文化相关自然资源资产和文化遗产分别列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对污染大运河生态环境、破坏大运河自然和文化遗产等行为,可以依法提起公益诉讼;全面实行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制等。

  马上就干

  各部门纷纷拿出实干计划

  立法有了,关键在执行。2020年一开年,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各部门怎么干?

  省文旅厅:确保中国大运河文化博物馆2021年7月1日开馆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透露,摸“家底”工作已在持续推进。江苏将建立大运河文化遗产名录和档案制度,设立全省统一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标识系统。未来,通过共建共享统一的全省大运河文化遗产监管平台,还能做到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远程监控”。备受关注的大运河博物馆建设也有新进展。据悉,江苏正加紧推进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陈设计和藏品征集,将确保2021年7月1日正式开馆运营。

  省发展改革委:一大批省级专项规划和市级规划正抓紧编制

  在《决定》立法调研前,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实施规划的编制工作就早早提上日程。同时,省级专项规划和市级规划也在抓紧编制中。专项规划涵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生态环境修复和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座谈会上,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汤明海介绍,将推动省级专项规划完成文本编制,广泛征求意见。同时,加快推进沿线设区市编制当地实施规划,实现保护传承利用规划和大运河国家公园规划“两规合一”,力争明年正式印发。

  省生态环境厅:构筑高颜值的生态长廊

  如何提高大运河“颜值”?接下来,生态环境部门围绕“构筑高颜值的生态长廊”目标,更大力度推进生态长廊建设,确保一河清水绵延后世。具体工作包括出台《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生态长廊建设规划》、全力治理流域污染、强化重要生态空间管控和构建生态安全缓冲区等。

  省交通运输厅:抓紧出台航运建设发展规划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惠先宝表示,发展好江苏大运河的航运功能是对 “活着的、流动着的人类遗产”最生动的注解和最有效地传承与弘扬。下一步,将抓紧出台《大运河江苏段现代航运建设发展规划》,让这一活的遗产、流动的文化更加熠熠生辉。

  省水利厅:经大运河调水出省超40亿立方米

  目前,江苏正逐步形成以京杭大运河为主要输水通道的江水北调、南水北调、江水东引等跨流域调配水工程体系。省水利厅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经大运河调水出省超过40亿立方米,年货运量约5亿吨。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张劲松表示,将认真谋划“十四五”水利规划和大运河水系治理专项规划,实现运河防洪、调水、灌溉、航运之利。(胡玉梅 徐红艳 鹿伟 孙兰兰)

关于本站 | 服务条款 | 广告报价 | 新闻投稿 | 城市加盟 | 招贤纳士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4-2024 © 南京苏台文化传播中心 版权所有 域名:www.js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3053719号  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769号
技术支持:南京博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网站建设